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污水处理厂生物增效案例
亮点:
原系统基本丧失处理能力的情况下,通过投菌调试,一周内恢复系统的处理能力;
进水水质波动大的情况下,出水氨氮稳定达标,并且去除率保持在90%以上;
系统进水温度较低(10℃),微生物菌剂依旧保持有效的治污作用;
经过调试,系统污泥的生物活性得以极大的提高。
污水处理厂建设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工程,通过污水处理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善地面水环境,减轻地下水污染,还为鄂伦春旗阿里河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。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6000m3/d,采用工艺为多级浮链AO工艺(百乐克),下图是工艺流程:
工艺流程图
碧沃丰于2015年7月7日进行现场勘察,发现阿里河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:
进水水质不稳定,进水氨氮波动范围2—30mg/L,出水氨氮去除率较低;
系统水温基本维持在10℃,给系统硝化造成一定难度;
污水碳源不足,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反硝化的进行;
系统内部污泥量少、絮凝性差、活性弱,且多数污泥已为死泥。
阿里河镇污水处理厂的要求:通过微生物技术增效生化处理系统,确保出水氨氮稳定在8mg/L以下,并且加强污泥活性。
碧沃丰工程师驻场后,进行了一系列生化系统调试工作,如:调整曝气系统降低DO、排走系统死泥、调整系统营养比例等等。针对污水的性质,最终往系统投入了BZT®硝化和BZT®反硝化。2015年7月16日正式投菌,以下是8月4日呼伦贝尔环境检测中心的监测结果:
表1 第三方检测结果
|
进水1 |
进水2 |
出水1 |
出水2 |
氨氮 |
11.6 |
12.4 |
0.390 |
0.327 |
去除率 |
97% |
*单位为mg/L
另外,通过显微镜检测对比,可发现:7月16日显微镜下基本寻找不到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,而调试一段时间后,7月27日已经看到较多的钟虫,指示生化系统工况趋近稳定,出水水质良好。
碧沃丰微生物菌剂在进水水质波动大、水温低的情况,也能保持较高的治污功效,并且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活性,进而保障了生化系统的稳定性。